2021年9月26日,北京大学第四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群英厅顺利举行。论坛由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学生自主发起,秉承“交流、融合、求实、创新”的理念,设立创新创业、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学生管理与人才培养四个板块,形成了独具学科交叉特点特色的学术活动。本届论坛设有现场展示和海报展示环节,共收到来自206所高校的500余位同学的投稿,最终有15位同学受邀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分论坛现场展示,近30位同学通过海报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成果。
海报展示
北京大学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书记霍晓丹,研究生院副院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陈鹏,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林思聪,副院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王初,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忆平、魏文胜,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海霞,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副主任、教授张藜,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王锁劳,医学人文学院教师潘龙飞,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研究员林立,以及深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大学校友张林峰,蓝鲸微生物科技公司合伙人、北京大学校友张益豪,特邀嘉宾、《光明日报》北京记者站副站长董城,和校内外300余名师生参加论坛。
01开幕式
霍晓丹老师致开幕辞。她代表研究院欢迎各界嘉宾的到来,并对为论坛筹备付出辛苦努力的工作人员表达感谢。她指出,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走向深入,交叉学科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全国高等院校中的交叉学子越来越多的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作为学生自主发起的研究生论坛,和往届相比,本届论坛在举办时间上精挑细选,在内容设置上精心雕琢,在学术质量上精益求精,更加有创新点和学术味。
陈鹏老师在发言中从北大研究生教育的角度阐释了交叉学科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指出,青年学者应拓展学科视野,提高研究水平,特别是要学会利用跨学科的方法、思维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论坛邀请到王初和张藜两位业界专家作开幕式报告。王初从历史沿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氛围四个方面介绍了研究院的学科交叉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张藜以“一个化学生的现代科技史研究”为题,讲述自己与化学和科技史专业的不解之缘,在场师生进一步感受到文理交融的魅力。
02创新创业分论坛
创新创业分论坛四位主讲嘉宾依次登场分享,张海霞老师、魏文胜老师、张林峰、张益豪分别就iCAN的开发经历、基因编辑和功能基因组、学术与科技创新的贯通、科技成果的转化、创业的心得体会做了分享交流。在对谈环节中,嘉宾就现场提问为在场同学答疑解难。本次论坛首次创办创新创业分论坛,几位嘉宾的分享开拓了同学们的眼界,深化了同学们对交叉学科的认知,启发前沿交叉学者需兼顾学术性与实用性,做到学术意义与社会价值并举,真正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实际所需,自觉成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
03自然科学分论坛
下午,自然科学分论坛开幕。北京大学药学院的史宁宁分享了利用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治疗无义突变罕见病的研究进展。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宋其涛分享在活鼠中进行细胞类型特异性多糖的标记和分析工作。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王超名展示了BrainPy,一种计算神经科学平台和脑启发计算。北京大学药学院的王忠宇利用蛋白酶激活环寡核苷酸对细胞选择性基因敲除的成果。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的张钧维分享了利用最小光毒性的红外或远红外锌探针来多重记录胰岛素精密分泌的研究方法。北京大学药学院的张喻分享了利用光控crRNA表达来控制CRISPR-Cas9系统实现基因编辑的光控调节方案。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李杨立志展示了通过应变工程不规则颗粒生长产生有高指数表面的大单晶铜箔的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院的汪丹浩构建了一种基于氮化镓基p-n异质结纳米线的光电化学探测器。
04人文社科分论坛
人文社科分论坛中,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张翊轩阐述了医学规律与社会思维的“和”与“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毕晨分享了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移民管理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李馨通过分析“诊察室”中医患关系,讨论了其对于妇女地位在近代发展的理解。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组织学院的刘双希阐述了国际和平安全、女性主义和媒体叙事作为三者间的互动。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宋军彦以牛痘的接种历史为主线,阐述了全国性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与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斡旋的曲折历程。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孙健翔展示了国际政治隐喻的演进—从“均势”、“熵”到“量子全息”。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王陈昊志从“地区”、“国别”和“高校”三个层面对中亚地区俄罗斯高校海外分校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分论坛嘉宾王忆平、王锁劳、潘龙飞、林立对几位同学的展示进行现场点评,现场气氛轻松,互动讨论热烈,同学获益匪浅。与会嘉宾一同为论坛评出的优秀报告颁奖并合影留念。迎着夕阳的余晖,本届论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本次论坛旨在鼓励广大青年学子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要求,主动参与跨学科研究,综合多种研究范式,聚焦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拓展新领域、探索新模式、推广新技术、激活新产业、发现新思路、磨练新本领,以“学科交叉”赋能新时代,寻找交叉研究的新动能,争做新时代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交叉背景、素质全面的青年人才!
工作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