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0日下午4点,新学期第一期周三茶座静园一院201火热开启。本期周三茶座有幸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陈嘉映讲述“科学革命的意义”。王恩哥教授主持了本次茶座。茶座以伽利略为核心,追溯近5个世纪以来科学革命的意义,阐释科学认知的起源和发展,并反思当前科学研究的局限性与可能性。陈教授指出当前的科学认知是对伽利略思想一部分的选择和发展,科学从来都是研究世界的一个侧面,而这个侧面在当今越来越被看重;关于另一个侧面的争论虽不能使辩论双方归一,但可以使得要做的事情更加清晰有理。茶座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
主讲人陈嘉映教授
1. 科学思想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伽利略颠覆中世纪以来的思维方式,将事物的属性分为两类,分别是:1)自身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的物物关系;2)与人产生关系时具备的、有主体性参与的人物关系。以此指出,两千多年的哲学争论不休却毫无进步,是由于将事物的两种属性混为一体;哲学讨论应该聚焦于第一种可测量的属性,通过数学处理等方式解决疑惑,这种进步虽然很慢,但却是实实在在的。
伽利略的论证奠定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础,这也是为何我们今天看到的有关自然科学研究的争论主要发生在前沿领域,并且在基础性真理上能得到普遍的共识。
2. 反思伽利略的设想
伽利略对哲学/科学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的界定强调了实验手段和数学手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由此引出一个问题:“是否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被科学解决”?
对于哲学家和现在的科学家来说,他们寻求真知,企图“如其所是”地理解世界,将一些事物悬置于“客观”的网络中予以考察,但这种尝试在研究必须有人的主体性参与的事物中却遭遇困境。例如,对“什么是幸福”的解释必然有所差异,因为对于哲学家来说,“我是什么人”与“我怎么认识我自己”是联系在一起的。
3. 大学课程的设置
将一对事物两种属性的界定引入对当前大学课程思考的设置中时,不难发现,当前的大学课程设置可分为应用型和基础理论型,后者又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此三者可用其研究对象予以区分,自然科学关注无论怎么认知都不变的事物,人文科学关注总是随认知变化的事物,社会科学则摇摆于两者之间。以考古学为例,其属于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因为它研究的是与人相关的物件,即物化的人类认知;历史学则更为直接,研究的是对其他人言说的事物。
4. 伽利略的思想与当代科学研究的关系
人在面对世界时,即在面对伽利略所言的两类事物,关于“是否可以把一切都转变为纯粹客体(pure subject)”的问题一直存在,并在当代的自然科学研究中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例如,大脑科学有关意识问题的研究、AI是否会产生主观感觉等,这些问题又都再次回到了伽利略对事物二分法的问题中。在科学革命之后的思想发展史中,我们仅是采取了伽利略观念中的一部分,而陈教授认为科学从来都是在研究世界的一个侧面,而这个侧面在历史的进程中越来越被看重。
总而言之,以伽利略为核心反思科学革命的意义,不仅能够理解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哲学基础,也能够为我们认识今天的世界释疑。整场讲座酣畅淋漓,纵横古今,一气呵成,发人深省,回味无穷。茶座尾声,陈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阐释了科学革命对于医学、人文科学的意义,解释了自然科学在当代社会的可能性,并鼓励年轻学人看到世界正在发生的巨大改变。在座的汤超、王杉、汪阳明、李沉简等教授也就科学研究的两个属性分享了自己的观点,韩启德教授在最后也画龙点睛地总结道:“科学是有边界的,也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要反对科学主义,但不是反对科学。今天所面临的挑战不是科学本身带来的问题,而是科学还不够而带来的问题。”
现场嘉宾积极参与讨论
最后,王恩哥教授对陈嘉映教授表示了衷心感谢,并预告了下一期周三茶座的时间是4月14日,主讲人朱青生老师将为大家带来独特的美学体验,欢迎校内师生积极参与。
部分文字来源:谭萌
图片来源:冯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