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新学期周三茶座第一讲在北京大学静园1号院201如期举行——邀请范曾先生讲述“中国画纵横谈”,茶座的主持人为王恩哥教授。
主讲人范曾先生
范先生的讲述从杨振宁先生和刘大钧先生就《易经》中的推演法产生的争论展开,杨振宁先生认为西方的哲学为实验主义、逻辑主义演绎法,而中国为经验主义、感悟主义归纳法。中国传统对于逻辑性的轻视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萌生。而刘大钧先生认为《易经》之中的“大衍之数”即为推演法中的一种。基于这两种争论,范先生总结到——中西方哲学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哲学体现出“圆满无漏”的特征,西方哲学则根据科学发展“与时俱进”;西方哲学注重“确然性”,中方哲学注重“未然性”。范先生强调,阴阳二元论是中国古典哲学之杰出方法论和本体论,阴阳鱼图案是全世界人类文明萌生后最美妙的图像。
茶座现场座无虚席
接下来,范先生对比了中西方的一系列经典画作。范先生认为,中西方画作都充盈着哲学的奥秘,西方花鸟画基于“是什么”,体现“确然性”,停留在对现实细节的描摹。而中国画基于“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体现“未然性”。中国画家的笔墨与空白处理,对画的成败得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画面物象与所留空白是同出而异名的。西方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现代派出现后西方艺术走入岔路。西方画作历时较长,注重细节,中国山水画讲究意境与灵感,一副优秀的画作从落笔到完成一般不超过30分钟。范先生提到,他作画从不打草稿,都是毛笔直接作画。
范曾先生创作《老子出关》
当赏析画作切换到范先生世界闻名的孔子像时,范先生提起了与北京大学的一段渊源。现任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任教育部副部长期间曾盛情邀请范先生画这幅孔子像。范先生对孔子像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他笔下的孔子身材伟岸、气宇轩昂,如今全世界的孔子学院都采用范先生的孔子像。
最后,范先生总结到中国画的发展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的影响,从技法到精神都来源于中国哲学,它是经验的、感悟的、归纳的,而不似西方哲学是实验的、逻辑的、演绎的。
本次周三茶座在大家热情的掌声中结束,部分听众意犹未尽,范曾先生对其疑问进一步作答。
图源:赵永新、范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