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日上午10时,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9年毕业典礼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行。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院士,执行院长汤超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欧阳颀院士,院主管党委副书记李军凯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乔杰院士,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程和平院士,优秀校友代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谢黎明研究员,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李毓龙研究员,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魏世成教授,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魏文胜教授,毕业生家长代表、硕士生张子卓的父亲张汝军,院团委书记魏朋及学工办、教务办等嘉宾和老师,167名2019届博士和硕士毕业生,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了本次毕业典礼。典礼由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陈鹏教授主持。
毕业典礼现场
研究院副院长陈鹏主持毕业典礼
一段毕业视频带领毕业生们回忆了自己在燕园求学的收获与成长,毕业典礼在集体奏唱国歌中正式拉开帷幕。
集体奏唱国歌
韩启德院长从做交叉学科研究和做人两个方面,结合自身的宝贵经历,分享了自身的深刻感悟,同时向毕业生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首先,他代表研究院向同学们顺利毕业并取得学位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尤其祝贺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他指出不管在研究生期间学科交叉研究做得好不好,体会有多深,毕业以后,如果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话,一定要往学科交叉的路上去探寻,这是出色科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他认为,如果要做出色的研究,首先必须提出自己独特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去解决它。如果要做好的科研,一定是明确带着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去做的,而不是根据现有的条件,用现成的方法,跟在别人背后去增添一砖一瓦。到那时,一个问题之所以还没有解决,往往是大家还在沿用本学科的思路,采用本学科的方法,所以徘徊于本学科的窠臼而开不了窍。有了明确的研究问题,千方百计去解决难题,就自然要去界外,也就是到别的学科去寻求新的思路和办法,就会比较自觉地去进行学科交叉研究了。
他强调,做科学研究或者不做科学研究,并不是我们人生的关键。既然已经研究生毕业,当然希望大家能够在科学研究上继续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但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还是要明确我们来干嘛?我们要做成什么事?明确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成事,要有成绩,关键在于要做一个好人;而做成事,做出成绩,其根本又是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但什么样才是好的人呢?他认为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就讲一个 “仁”字。而“仁”是什么呢?“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不仅是忠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还体现在尽心竭力去爱人,体现在对别人言必信,行必果;恕,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去爱人,要能包容,不仅能够容纳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也要容纳你所不能接受的事情,格局要大。做到了这些,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人。
研究院院长韩启德院士致辞
李毓龙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代表全体教师向同学们、导师们和家长们表达祝贺,并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科研经历和生活经历,勉励同学们在更上一层楼的同时也要兼顾自己的生活,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
李毓龙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博士生吴润龙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回顾了自己在北大的求学时光,分享了在博士期间的所见、所做和对未来的所思,表明在走出校园之后,还需要继续努力,负重前行,哪怕前路充满荆棘,也要走到最后。
吴润龙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张汝军作为毕业生家长代表发言。他代表毕业生家长,表达了对各位领导老师的感谢,并对顺利毕业的孩子们表达祝贺。他并希望孩子们“胸怀五四精神、北大精神,带着家长、老师们的殷切祝福和期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张汝军作为毕业生家长代表发言
2009届校友、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谢黎明作为校友嘉宾代表致辞。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想体会,希望同学们“既能尽情地享受人生的幸福,也能平静的面对生活的苦难”,并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不一样的精彩”。
谢黎明作为校友嘉宾代表致辞
随后,陈鹏宣读学位授予名单,汤超宣读优秀毕业生表彰名单,韩启德、乔杰两位老师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获得者颁奖,汤超、李军凯两位老师为“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获得者颁奖。
执行院长汤超宣读优秀毕业生表彰名单
“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合影
在答谢恩师仪式环节,全体导师上台接受了学生们最真挚的感谢。
本次典礼在毕业生全体起立,奏唱《燕园情》中进入尾声。
全体导师上台接受学生们献花
韩启德、汤超两位老师上台为全体2019届毕业生逐一拨穗,典礼圆满落幕。
2019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毕业生们将承载着北大情怀和美好祝福,走出燕园,扬帆起航,他们践行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我爱交叉、交叉为王的理念,在不懈奋斗中成就青春梦想。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