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周三茶座”在静园一号院201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茶座的主题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趋势”,主讲人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主持人依旧是大家熟悉的王恩哥教授,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医学、考古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活动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王恩哥教授(左一)向大家介绍主讲人杭侃教授(右一)
茶座现场掠影
首先,王恩哥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主讲人杭侃教授,随后杭教授开始讲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趋势”。杭侃教授指出,如今考古学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随着科技手段逐步应用,涉及领域知识已经超过了传统考古的知识范畴,因此学科交叉将会成为今后考古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考古学,随着几代人的摸索探究,已经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考古学方法:“田野工作法—土中找土”。随着田野资料的不断发掘完善,以实物为基础的考古学学科地位也变得愈加重要,已成为现代历史研究的两个车轮之一。中国的考古学曾有两个大的时期:一个是建国初期,大规模基本建设的热潮时期;另一个是改革开放后的40年。但是这两个时期的历史文物的发掘理念和现在的思想观念仍有一定差别。现如今考古学进入到一个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管理、利用的新时期,所涉及的研究分支、维度也更加丰富,不仅有传统的动植物考古,景观考古、陶瓷考古等新的考古学研究方向均日益完善。北京大学的考古学研究也已发展出考古学、古代建筑、文物保护、博物馆等多个分支,但分支之间的交叉融合仍在磨合探索中。同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也一直在寻求传统研究方法与高科技手段的融合,科技中心目前可以进行碳十四测年、三维遗址成像、土壤切片、同位素示踪技术,DNA测序等研究。
认真记笔记的王恩哥教授
接下来,杭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考古学的日常,基于“土中找土”的研究方法,考古人员需要常年在墓葬群里进行挖掘工作,这样的挖掘要求考古人员时刻保持蹲姿,所以膝盖会很容易受到损伤,这算得上是考古人员的“职业病”。考古现场的条件通常十分艰苦,古墓通常地处偏僻,也就是最近两年才能有在挖掘地附近洗澡的机会。大多时候考古挖掘出来的并不会是完整的青铜器,而是大量的无序文物碎片,考古人员的很多时间都用来整理这些碎片,这个过程十分耗费时间,常常会影响到考古报告的撰写,而考古报告撰写迟滞又会影响到下一个考古项目的审批。这是考古学面临的一大困境。
杭侃教授讲述考古学研究内容
随后,杭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考古学取得的一些成绩,目前取得的重要进展有中华文明进程的时间和空间框架绘制图、青铜器时代多个墓葬群的发掘成果、新的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等。除此之外,还有与中国考古学体系建立的相关工作,比如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旨在利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法去探寻和定义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进程,而不是完全按照西方的标准。
杭教授提到,考古学的学科基本建设与北京大学颇有渊源。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北京大学曾举办过四期考古培训班,这四期培训班被考古界称为“黄埔四期”,那个时候培养的十几位学者在后来的考古学基本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批人支撑了建国初期的主要考古工作。当时的考古学并未受到重视,经常会出现“20天内清理100座古墓”,“1个人1天清理7座古墓”的现象,导致许多古墓在发掘的同时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这种情况如今得到了一些改善但仍不甚理想,考古人员依旧需要拼命地去挖掘和保护古墓,很少有时间再去顾及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等更深层次的方面。这种情况下,中国考古学急切需要转型。
茶座现场掠影
杭教授进一步叙述了学科转型的详细内容。我国的考古学仍与国际社会脱节,比如英国的考古学家可以跳出本国的考古去研究埃及的考古学,而我国目前主要还是只关注中国的历史,这是考古学需要转型的一个方面。此外,西方的学者在考虑的是,遗产最重要的不是关乎过去,而是关注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但我国仍对“废墟文化”讳莫如深,这是考古学需要转型的另一个方面。国内考古学界仍在强调学科交叉,而在国外考古研究团队中,学科交叉是常态。学科面临的基本问题客观存在,转型迫切需要学科交叉包括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
最后,杭侃教授总结到,作为聚落考古的重要研究内容,古病理学非常重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与人口密度、人群规模以及隔离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在学科交叉的大背景下,十分期待能以古代人骨为研究对象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病理学专家进行合作。与会嘉宾韩启德教授就考古学与病理学之间的学科深度合作方面与杭侃教授进行了探讨。
俞孔坚教授(左一)参与讨论
韩启德教授(左一)与杭侃教授(右一)深入探讨学科合作
本次周三茶座活动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张娓的报道,报道链接:http://www.cssn.cn/kgx/kgdt/201903/t20190325_4853023.shtml?from=tim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