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0日,第二届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办。
第二届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主论坛开幕式现场
在北大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学生自主发起并组织,院研究生会承办,秉承“交流·融合·求实·创新”的理念,以学术前沿交叉为特色,积极筹备了此次大型学术论坛。本次论坛得到了全国30多个高校研究生会的支持。学生自主邀请了12位来自生物、医学、纳米、大数据等不同交叉学科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论坛做了专题报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全国多个高校及研究单位的300余名研究生欢聚燕园,聆听并参与了此次学术盛宴。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执行院长汤超教授和副院长陈鹏教授分别主持。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副院长陈鹏教授主持上半场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对参加论坛的嘉宾和师生表示热烈欢迎。韩启德院长结合自己的医学研究经历,指出当代科学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他对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并祝愿同学们在科学研究之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院士作开幕致辞
在主论坛上半场,剑桥大学Gehan Amaratunga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历,以《Natural Compound Medicines and Nanotechnology》为题,和大家探讨了药物化合物的包封能通过在细胞中较长的停留时间来增强其功效。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出了通过基于纳米技术的递送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天然药物的功效。
剑桥大学Gehan Amaratunga教授作邀请报告
随后,圣母大学Danny Ziyi Chen教授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现代医学转型等角度阐述了现代交叉学科研究工作的机遇和挑战。他指出仅仅应用深度学习技术通常不足以解决医学成像问题。因此,开发其他新方法和算法以补充和使用深度学习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
圣母大学Danny Ziyi Chen教授作邀请报告
主论坛参会嘉宾合影
主论坛茶歇期间poster展示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执行院长汤超教授主持
莱斯大学José Onuchic教授作邀请报告
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hu-Hong Yu教授以《Bio-inspired Macroscopic Nanoparticle Assemblies: An Emerging Material System》为题,和大家探讨如何合成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高品质的纳米级积木,如何将纳米级积木组装到生物启发组件以及它们的功能,以及如何将它们与已有的宏观结构集成并实现它们功能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Shu-Hong Yu教授作邀请报告
在主论坛的最后,来自清华大学的Michael Q. Zhang教授围绕着“A Tale of DNA Loops in Globin Gene Cluster Locus”主题向大家做了详细报告。他指出,表观基因组和3D染色质结构对于调节基因表达是重要的。此外,他还以Globin基因簇位点为例,展示新的3D染色质相互作用技术。
清华大学Michael Q. Zhang教授作邀请报告
生物与医学前沿交叉分论坛现场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分论坛现场
纳米科学与技术前沿交叉分论坛现场
三场分论坛的邀请报告中,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邹鹏助理教授,工学院熊春阳教授,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刘云淮研究员、朱占星研究员、深思考人工智能科技公司CEO杨志明博士,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王路达研究员,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超教授等分别围绕生物与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纳米科学这三个前沿交叉学科重点领域阐述了不同学科相互融合的成果与进展,拓宽了与会师生的视野。
生物与医学前沿交叉分论坛熊春阳、邹鹏老师(左至右)作邀请报告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论坛刘云淮、朱占星老师(左至右)作邀请报告
深思考人工智能科技公司CEO杨志明博士作报告
纳米科学与技术分论坛高超、王路达老师(左到右)作邀请报告
此外,分论坛还增设了英文口头报告和墙报评选环节,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18位同学带来了精彩的口头报告,48位同学参与了墙报评选环节。论坛邀请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来自不同科学的16位老师作为评委,最终评选出3个“最佳口头报告奖”,3个“优秀口头报告奖”,2个 “最佳墙报奖”和9个获得“优秀墙报奖”。论坛以朋辈交流方式,交互碰撞科研思路,助力科研道路。
分论坛Poster展示环节
生物与医学前沿交叉分论坛颁奖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前沿交叉分论坛颁奖
纳米科学与技术前沿交叉分论坛颁奖
第二届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的成功举办,是顺应当今学科发展交叉融合的大趋势,促进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者们在跨学科领域方面的的学术合作和交流。弘扬了科学精神,激发了创新思维,大大加强了师生间的协作和交流,为研究院乃至北京大学营造了交流与发展良好学术氛围。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下附获奖名单
附论坛相关信息——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承办单位: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研究生会
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研究生会
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会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
南京大学研究生会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山东大学研究生会
厦门大学研究生会
东南大学研究生会
重庆大学研究生会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会
河海大学研究生会
南昌大学研究生会
暨南大学研究生会
宁夏大学研究生会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研究生会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生会
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会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会
澳门城市大学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会
受邀嘉宾(以出场时间为序):
Dr. Qide Han (Dean of AAIS)
Main Forum
Dr. Gehan Amaratunga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K.)
Dr. Danny Ziyi Che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SA)
Dr. José Onuchic (Rice University, USA)
Dr. Shu-Hong Y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r. Michael Q. Zhang()
Session 1: Biology and Medicine
Dr. Peng Zou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emical Biolog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Dr. Chunyang Xio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Session 3: Nanosca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r. Chao Gao (Department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Dr. Luda Wang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 Academy for Advance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