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信息学系列论坛2018年度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1月19日于北京大学顺利召开。
北京生物信息学系列论坛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于2017年9月联合发起。该论坛以常设论坛的形式,每年举办三至四次会议,旨在加强北京地区生物信息学领域各单位及同行的联系,推动北京地区生物信息学领域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生物信息学学科在北京地区的发展(论坛网站http://bjbioinfo.pku.edu.cn)。本次会议为2018年度的第一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主办,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生物信息学中心共同承办。会议邀请的报告人来自北京地区多个科研院校,并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多地共200余位科研工作者注册参会。
大会合影
早上8:30,会场座无虚席,北京生物信息学系列论坛的发起人之一、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之荣教授致开幕词。他称赞生物信息学论坛的举办是北京地区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一件大事,并对大家的参会表示欢迎,希望大家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广泛交流。孙之荣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的筹办进展,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孙之荣教授致开幕词
上午共有四位报告人进行特邀报告,分别由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的汤超教授和来鲁华教授主持。来自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陈润生院士作了题为大数据、非编码与DNA纳米机器的特邀报告。陈润生院士是中国最早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在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润生院士首先回顾了基因组测序的进展及其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同时也分析了其面临的问题。之后,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基因组非编码序列中的研究成果及心得,预测了之后的发展方向。最后,陈润生院士展望了位于研究前沿的DNA设计及DNA计算机未来的发展前景。
陈润生院士报告
来自清华大学的曾坚阳教授向大家汇报了其实验室在利用当下热门的机器学习方法预测药物靶点相互作用领域的最新成果。来自北京大学的张泽民教授作了题为数据驱动的肿瘤和免疫研究的报告,定量分析了肿瘤中癌细胞及免疫细胞基因表达发生的变化及成因。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赵方庆研究员汇报了其实验室在环形非编码RNA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会场气氛活跃,每一个精彩的报告之后,大家踊跃提问,就感兴趣或与自己研究相关的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交流。
曾坚阳教授报告
张泽民教授报告
赵方庆研究员报告
下午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军事科学院等多所科研院校的12位青年学者进行了报告,大家就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交流。报告结束后,来鲁华教授作了闭幕致辞,对为本次会议的举办辛勤付出的筹备和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并欢迎大家参加2018年4月将在清华召开的第二次会次。
青年学者报告
青年学者报告
来鲁华教授致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