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对于艺术家张晓刚而言,一切艺术始于破坏:当代艺术家首先面临的便是质疑,对一切包括成规的东西提出质疑。本次茶座,张晓刚沿时间线索,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艺术生涯及其背后的故事。
2024年3月13日下午4点,本学期第一期“周三茶座”有幸邀请到了著名当代艺术家张晓刚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隐语之书-张晓刚作品1981-2023”的介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主任汤超教授主持了此次茶座。
主讲人张晓刚
本次茶座中,张晓刚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分享了他的人生历程、创作经历及背后的故事。
现代主义启蒙/个人 1981-1992
此阶段是张晓刚从艺术学生到艺术创作者的蜕变过程。入学四川美术学院时,国内美术教育仍然以前苏联写实主义为主。而张晓刚在图书馆首次接触到西方表现主义艺术,如梵高的作品,受到很深的影响,从而走上一条与当时学院主流风格不同的艺术道路。张晓刚去阿坝草原体验生活,用画笔记录下了他们的浓烈的色彩和强烈的造型。然而,他的作品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大学老师们的认同,他们还是更倾向于写实的作品。
《草原组画:休息中的藏族妇⼥》,1981
毕业后,张晓刚继续探索现代主义风格,如超现实主义的马格里特,表示主义的蒙克等。一次胃出血导致的住院经历,让他产生了疏离感:看着平日见的不多的白床单这类的符号,他创作了一系列幽灵系列画作。
《黑白之间的幽灵10号:两个幽灵的对话》,1984
在1986年张晓刚调回四川美院当老师,他不再仅仅沉迷于现代主义的那种绝望氛围,而是在真正学习其中的文化内涵。在1989年,伴随着他的生活发生重大改变,他开始尝试使用“拼贴”来描述对现实的某种荒诞感受。因此也创作出了黑色三部曲。
《黑色三部曲之一恐怖,之二冥想,之三忧郁》,1989-1990
在后续的生活中,张晓刚去了欧洲游学。在原本的书籍中,梵高简直是神一样的人物,然而当他从梵高博物馆里看到了梵高的书信集、图片、生活介绍以后,才意识到,梵高并不是神,他只是一个天才的荷兰人。这是张晓刚意识到一个艺术家离不开自己的民族、国家、文化、传统。
寻找身份 1992-1999
张晓刚回国以后,偶然回家看望父母,翻看过去的老照片。这些照片触动到了他。他开始尝试做减法,将情绪减掉、将色彩减掉、将学院里教的人物结构减掉。由此他创作出了《血缘-大家庭》系列:他的作品由照片出发,但不局限于具体的人。
《血缘-大家庭9号》,1996
失忆与记忆 2000-2014
在2000年,张晓刚决定搬到北京居住。那时的北京在飞快发展。生活在不断给你惊喜,而又不断让你陌生。失忆和记忆因此变得必不可少。失忆,是我们必须要有的态度,不然对于新的世界无法生存。记忆,则是我们永远存在的事情。他开始关注与北京的样貌,与个人的生活环境。
《绿墙:餐厅》,2008
张晓刚向我们介绍道,艺术家创作需要有内容来源。这时他也在尝试从记忆中凝练过去的形象。这也让他主动尝试把人画得东倒西歪,来表达“飘忽不定”的状态。
《失忆与记1号》,2003
剧场/悖谬 2015-
随着信息资源的普及,影像成为张晓刚汲取灵感的来源之一,他以剧场的形式呈现内容。张晓刚的创作呈现出剧场式的多元和错觉,通过无关物体的拼接,构建了独特的视觉和意义。
《舞台3号:城堡》,2020
疫情期间,张晓刚自我隔离状态下创作的《蜉蝣日记》,展现了时间与空间关系的新组合。
《蜉蝣日记:2022年5月7日-过道2号》,2022
张晓刚强调,艺术创作往往源于直觉,之后才是理性的整理和规律的总结。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的看法,引发了听众的深度交流。主持人汤超教授也在感叹:自然科学研究有时也像艺术创作一样,很多地方由直觉驱动,并不是能用理性完全分析清楚的。
听众向张晓刚提问交流
汤超教授代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和听众对张晓刚的精彩讲座表示了衷心感谢并赠送了周三茶座纪念品。
汤超教授与张晓刚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