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9月28日上午,在美国波士顿海因斯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 iGEM)中,北京大学代表队从280支全球各高校的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最佳复合生物元件设计奖(Best New Composite Part)、最佳生物元件组合设计奖(Best Part Collection),并获得一枚金牌,并荣获4项最佳提名。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始于2003年,最初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主办,是国际上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大学生科技赛事,也是涉及数学、物理、电子等领域交叉合作的跨学科竞赛。北京大学iGEM学生社团自2007年成立以来,多次在该赛事中获奖。2007年,北京大学代表队第一次参赛便获得世界第一名的大奖;2010年,北京大学代表队获得大奖第二名。贯穿始终的学术讨论、实验设计由学生自己主持是北大iGEM坚持的传统,而且与参赛相关的申请实验经费、实验室管理、拉商业赞助、安排比赛行程、搭建网站宣传、准备展示演讲和项目海报、队伍包装等各个环节也全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这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年轻人的活力。
今年赴美参赛的队员共由13名在校学生组成,队长张益豪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2级的本科生,其余12名参赛队员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等五个院系。并且还有一名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交流生魏伟佳,深入参与到了今年的项目之中。今年,北京大学iGEM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CRISPR技术的序列信息读取器,每个独立设计的读取器可识别并读取丰富的序列特异性信息,并将此信息以光信号的方式呈递,实现定量化测量。基于此信息读取器,北大iGEM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核酸检测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以肺结核核酸检测为代表的现有核酸检测手段特异性欠佳、检测设备昂贵等问题;通过高通量阵列设计实现全基因组特异序列信息的读取,大大增加了核酸检测法的丰富度和可靠性;同时发明新的等温扩增方法,搭建极低成本的检测原型机,降低了核酸检测的操作复杂性和对昂贵设备的依赖性,实现了对结核病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低设备依赖性的核酸检测。
参加iGEM竞赛不仅意味着北京大学的学生可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了实力与风采,更重要的是为北大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年北京大学iGEM团队的指导老师是:物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娄春波,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浩千。
队员合影
奖杯特写